
400-123-4567
400-123-4567
時間:2023-01-03 點擊數:
HTH華體會本報訊(記者俞陶然)海洋深處沒有陽光,也沒有植物,卻生活著很多動物。它們長什么樣?科學家對深海動物及其自然環境做了哪些研究?日前,由上??萍拣^和同濟大合打造的“深海園林”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萍拣^分館)開幕。這是我國首個深海主題綜合性原創臨展,展示了世界上最大的冷水珊瑚林復原場景,包括數十件來自千米深海的珍稀標本。
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汪品先介紹,探索深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在這片沒有陽光的廣袤區域,存在熱液噴口、冷泉生物群落、冷水珊瑚林等海洋地質和生態系統,有待科學家開展進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深海也有很高的技術價值,近年來,中國在深海鉆探、HTH華體會載人深潛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的下潛深度突破1萬米,到達地球大洋最深處。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深海,把探索深海的“種子”撒到青少年心里,上海自然博物館攜手汪品先院士團隊打造了“深海園林”展。
展覽分為“海邊的想象”“追夢深?!薄坝陌迪删场薄昂5讑W秘”“探索無限”5個板塊,之所以以“園林”命名,是因為展示了很多冷水珊瑚標本,這些不同于淺水珊瑚的動物生活在海洋深處,打造出一片片充滿生機的“園林”。
展覽最大亮點是搭建了400平方米的深海場景,集冷水珊瑚、熱液和冷泉3個生態系統于一體。布展人員通過三維建模和打印技術制作了80株冷水珊瑚模型,還原了竹節珊瑚、扇珊瑚、柳珊瑚等14種冷水珊瑚的自然生長狀態,其中最大的近2米高。加上60個管狀蠕蟲的微縮模型和28平方米大型多媒體投影的應用,給觀眾營造出身臨其境的視聽體驗。
據介紹,冷水珊瑚主要生活在大洋深處的石質基底上,海水溫度介于2℃—12℃。與呈現復雜三維形態的熱帶淺水珊瑚不同,冷水珊瑚的個體形態主要是一維或二維,很少呈現三維形態,這可能與深海中營養物質匱乏有關。初步觀察推測,其形態與取食需求相對應,HTH華體會一維的竹節珊瑚可以在湍流中游動并靈活捕食,二維的扇珊瑚通常迎著雙向水流捕獲食物。由于生活在黑暗的深海,沒有藻類共生,冷水珊瑚捕食主要靠生活在珊瑚頂端的珊瑚蟲,通過羽狀觸須迎著水流捕獲有機營養物。
“4年前,我乘坐‘深海勇士’號深潛器下潛到1400米的南海海底,本想去觀察冷泉口的生物群,結果卻發現了深海珊瑚群?!蓖羝废雀嬖V記者,“它們高的像樹木,矮的像灌木,底下還有海綿等各種動物,這不就是深海園林嗎?太神奇了!”當時,他想用“深海勇士”號的機械手采集一根5米長的竹節珊瑚帶回去做標本,可惜采集過程中弄斷了,HTH華體會珊瑚上的很多生物也沒有帶上來,“采集深海動物標本真不容易”。
舉辦深??萍颊褂[,不僅能豐富觀眾的科學知識,還能激發兒童和青少年對海洋的好奇和熱愛?!爸腥A文明過去長期領先于世界,但到了16世紀,海洋文明崛起,讓我們一度落后挨打。我覺得要把海洋文明的種子植入孩子心里,引導他們愛上大海,長大后投身海洋強國建設?!睘榇?,汪品先建議上海建設全球第一座深??萍拣^,全面展示深海前沿科學、深海探測技術以及與海洋有關的人文藝術展品。
上??萍拣^館長王小明回應說,上海面朝大海,而且深??茖W和技術在我國處于領先水平,可適時謀劃這座科普場館,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科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