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123-4567
400-123-4567
時間:2023-01-07 點擊數:
HTH華體會園林工程 緒論 1、理解園林與園林工程的概念 園林:是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 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園林小品等途徑,創作而成優美的生態良好的自然環 境和游憩境域 風景園林工程:是指在一定地域內運用具有風景園林特色的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 形、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造優美的自然環境,它為人們提供一個良 好的休息、文化娛樂、滿足人們親近大自然,回歸大自然,造就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環境,進 而保護、修復生態環境,使其持續良性發展 2、簡述園林工程的特點。 ①技術與藝術的統一; ②規范性; ③時代性; ④協作性。 3、園林工程內容 ①豎向處理,地形塑造,土方填筑的場地工程 ②掇山、置石工程 ③理水工程 ④給排水工程 ⑤園路和廣場鋪裝工程 ⑥種植工程 ⑦綠地養護工程 ⑧建筑工程 ⑨景觀照明及弱電工程 第一章 土方工程 1、豎向設計 (2014) 1)豎向設計:是指在一塊場地上進行垂直于水平方向上的布置和處理,以滿足場地設計的需要 2)內容或任務: ①地形設計; ②確定園內建筑與小品的高程; ③園路、廣場、橋涵和其他鋪裝場地的設計; ④植物種植在高程上的要求; ⑤排水設計; ⑥安排場地土方工程 ⑦管道綜合; 3) 豎向設計的原則 ①風景園林豎向設計應在總體設計的指導下,充分滿足場地內各種場所、構筑物、排水、種植 的功能要求; ②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就地取材,合理進行場地內土方的測算以及工程量的平衡,以減少土方 量; 第 1 頁 共 22 頁 ③合理確定高程,在滿足場地內等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達到風景園林整體效果的設計 要求; 2、地形設計的程序和原則。 程序:選擬定中心線,用水準儀測定中心線各特征點的標高,然后繪制縱斷面,用不同 的線條來表示原地形的標高,設計地形標高和施工標高。 原則:因地制宜的原則、因園取材的原則、量力而行的原則。 3、豎向設計的步驟 ①資料的收集 場地現狀資料;當地水文地質、氣象、土壤、植物等的現狀和歷史資料;城市規劃對該風景園 林用地及附近地區的規劃資料;風景園林總體規劃初步方案及規劃所依據的基礎資料;所在地 區的風景園林施工施工隊伍的水平 ②現場勘查與調研 應親臨現場進行認真的勘查、調查,并對地形圖等相關資料進行核實 ③規劃設計圖紙的表達 規劃階段、技術設計階段、施工圖階段 4、豎向設計的方法及各自的優缺點 豎向設計有等高線法、斷面法、模型法。 ①等高線法:使用最多,一般用于地形變化不太復雜的丘陵地區。優點:能較完整地將 設計地形與原自然地形地貌進行比較,方便看到土方變化情況,以進行土方的調配。同 時其整體性很強,可以與場地總體布局同步進行。在繪有原地形等高線的底圖上用設計 等高線進行地形改造或創作,在同一張圖紙上便可表達原有地形、設計地形狀況及公園 的平面布置、各部分的高程關系。方便方案比較、修改與進一步的土方計算工作。 ②斷面法:是用許多斷面表示原有地形和設計地形狀況的方法。優點:從斷面圖上可以 了解各方格點上的原地形標高和設計地形標高,這種圖紙便于土方量計算,也方便施工。 缺點:不能一目了然地顯示出地形變化的趨勢和地貌細節,這種方法在設計需要調整時, 幾乎需要重新設計和計算,比較麻煩。 ③模型法:采用泥土、沙、泡沫等材料制作成縮小的模型的方法。優點:表現直觀形象, 較為具體。缺點:但制作費工費時,投資較多,且大模型不便搬動。如需保存,還需要 專門的放置場所。 5、方格網法計算土方量的工程步驟。 ①在附有等高線的施工現場地形圖上做方格網來控制施工場地,方格邊長數值取決于 所要求的計算精度和地形變化的復雜程度。園林中一般采用20~40m; ②在地形圖上用插入法求出各角點的原地形標高,注記在角點的右下; ③根據設計意圖,確定各角點的設計標高,注記在角點的右上; ④比較原地形標高和設計標高,求得施工標高,注記在角點的左上; ⑤根據施工標高,計算零點的位置,確定挖填方范圍; ⑥根據公式,計算土方量 6、斷面法中斷面的取法形式 ①可以沿所選定的軸線取設計地段的橫斷面,斷面間距視 所要求精度而定; ②在地形圖上繪制方格網,方格邊長可依據設計精度確定,設計方法是在每一方格角點 上,求出原地形標高,再根據設計意圖求取該點的設計標高,進面求出各點的施工標高, 依據施工標高沿方格網的邊線、豎向設計的具體內容 (應用): 陡坡變緩坡或緩坡變陡坡、平填溝谷、削平山脊、平整場地、創造微地形、挖掘湖地、園路及 廣場的位置選擇、高程設計、縱坡和橫坡確定等。 8、斷面法:是以一組等距 (或不等距)的互相平行的截面將擬計算的地塊、地形單體和土方工 程分截成段,分別計算這些段的體積 (2011) 9、零點:平直的設計等高線和擬平墊部分的同值等高線連接,其連接的點即不挖也不填的點。 10、安息角:土壤的自然堆積,經沉落穩定后的表面與地平面所形成的夾角(自然傾斜角)(2014) 11、土壤的密度:單位體積內天然狀況下的土壤質量。 12、土壤的相對密實度:用來表示土壤在填筑后的密實程度。 13、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顆粒重的比值。 14、土壤的可松性:土壤經開挖后體積增大,經過夯實后仍不能恢復到原來的體積。 15、土壤的壓縮性:移挖作填土或取土回填時,松土經填后會壓縮。 16、減少土方工程量的措施 ①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 :場地設計應順應自然,充分利用原地形,宜山則山,宜水則水; ②園林建筑應與地形結合 :園林建筑、地坪的處理方式,以及建筑和其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 將直接影響著土方工程; ③園路選線對土方工程量的影響 ④多做小地形,少做或不做大規模的挖湖堆山 ⑤縮短土方調配運距,減少小搬運 ⑥合理的管道布線和埋深 : 重力流管要避免逆坡埋管 17、HTH華體會土方平衡與調配的原則 ①挖方與填方基本達到平衡,在挖方的同時進行填方,減少重復倒運; ②挖(填)方量與運距的乘積之和盡可能最小,使總土方運輸量或運輸費用最??; ③分區調配應與全場調配想協調,切不可只顧局部的平衡而妨礙全局; ④土方調配應盡量與地下建筑物或構筑物的施工想結合; ⑤選擇恰當的調配方向、運輸路線,使土方運輸無對流或亂流現象,并便于機械化施 工; ⑥當工程分期分批施工時,先期的土方余額應結合后期工程需要,考慮其利用的數量 和堆放位置,以便就近調配 18、土方施工的步驟及要點 (2011、2012) (一)準備工作 ①編制施工計劃 ②場地清理:伐除樹木;建筑物和地下構筑物的拆除;如果施工場地內的地面下或水下發現 有管線通過或其他異常物體時,應事先請有關部門協同查清,未查清前,不可動工,以免發 生危險或造成其他損失。 ③排水:包括排除地面積水、排除地下水。 ④定點放線:包括平整場地的放線、自然地形的放線。 ⑤根據土方設計做好土方工程的輔助工作:如邊坡穩定、基槽支護、降低地下水位 (二)、土方的挖掘 人力施工:施工工具主要是鍬、鎬、鋼釬 機械施工:推土機、挖掘機等 第 3 頁 共 22 頁 (三)、土方的運輸 短途用人工搬運,車運人挑;長途用機械運輸,選好運輸路線,明確卸土地點 (四)、土方的填筑 大面積填方應該分層填筑,一般每層20~50cm 并層層壓實;在斜坡上填土,為防止新填土滑 落,應先把土坡挖成臺階狀,然后再填方。 (五)、土方的壓實 保證一定的密實度;填土壓實時,應使回填土的含水量在最優含水量范圍之內;注意鋪土厚 度和壓實遍數 19、簡述定點放線的類型及方法 答:在場地清理后,為了確定施工范圍及挖土或填土的標高,應按設計圖紙的要求,用測量儀 器在施工現場進行定點放線工作,這一步很重要,為使施工充分表達設計意圖,測設時盡是精 確。 (1)平整場地的放線 用經緯儀或紅 外線全站木樁,邊界木樁的數目和位置依圖紙要求設置。 (2)自然地形的放線 如挖湖堆山等,也是將施工圖紙上的方格網測設到地面上,然后將堆山 或控湖的邊界線以及各條設計等高線與方格線的交點,一一標到地面上并打樁 (對于等高 線的 某些彎曲段或設計地形較復雜較高的局部地段,應附加標高樁或者縮小方格網邊長而另設方格 控制網,以保證施工質量)。木樁上也要標明樁號及施工標高,堆山時由于土層不斷升高,木樁 可能被埋沒,所以樁的長度應保證每層填土后要露出土面。土山不高于5 米的,也可用長竹竽 做標高樁。在樁上把每層的標高均 標出。不同層用不同顏色標志,以便識別。對于較高的山體, 標高樁只能分層設置。挖湖工程的放線工作與堆山基本相同。開挖溝槽時,用打樁放線的方法 在施工中木樁易被移動,從而影響了校核工作,所以應使用龍門板。 20、自然地形施工是如何定點放線的? 按路面設計中的中線 米放一中心樁,在彎道的曲線上應在曲頭、曲中和曲 尾各放一中心樁,并在各中心樁上寫明樁號,再以中心樁為準根據路面寬度定邊樁、最后放出 路面的平曲線、園林工程中豎向設計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第二章 給排水工程 1、公園綠地用水分類:①生活用水;②養護管理用水;③造景用水;④消防用水 2、給水系統:為了給各生產部門及居民點提供在水質、水量和水壓方面均符合國家規范的用水, 需要設置一系列的構筑物,從水源取水,并按用戶對水質的不同要求處理,然后將水送至各用水點。 這一系列的構筑物就叫給水系統。 3、排水系統:為了使排出的污水無害及變害為利,必須建造一系列設施對污水進行必要的處理, 這些處理與排出污水的系統就叫排水系統。 4、風景園林給 (用)水的特點 ①風景園林中的用水點較分散; ②各用水點分布于起伏的地形上,高程變化大; ③可對不同的水質分別處理和利用; ④用水高峰時段可以錯開 ⑤飲用水的水質要求較高,以水質好的山泉為佳 5、風景園林給水的方式:①從屬式;②獨立式;③復合式 6、風景園林給水工程特點 設施及構成都比較簡單,多數情況下與城市給排水管網相銜接。除生活用水外,養護造景,消防所 第 4 頁 共 22 頁 用的水只要是無害于動植物,不污染環境均可使用。 7、再生水:也叫中水、回用水,是指污水經適當再生工藝處理后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水 8、簡述風景園林給水管網的基本布置形式及優缺點,并畫圖表示 (2014) 布置形式及優缺點: ①樹枝狀管網 優點:這種布置方式較簡單,省管材,適用于用水點較分散的情況,對分期建設的 公園有利;缺點:樹枝狀管網供水的保證率較差,一旦管網出現問題或需要維修時影響面較大。 ②環狀管網 優點:把供水管網閉合成環,使管網供水能互相調劑。當管網中的某一段出現故障也 不至于影響管網的供水,從而提高可靠性 缺點:但這種布置方式使用的管材較多,投資較大。 9、試述給水管網的布置要點 (原則) ①管網布置應力求經濟與滿足最佳水利條件: ——干管應靠近用水量最大處及主要用水點 ——干管應靠近調節設施 ——布置管網應短而直,選擇適宜的管徑,盡可能降低造價 ②管網布置應便于檢修和維護: ——干管應盡量埋設于綠地下,減少對道路、廣場和水體的穿越 ——在閥門、儀表、附件等處應留有檢查井 ——管網應有不小于0.3%的坡度 坡向泄水閥門井以便于放空檢修 ——在保證不受凍的情況下,干管宜隨地形起伏埋設,避開復雜地形和難于施工的地段,以減少埋 設土石方工程量和便于檢修 ③管網布置應保證使用安全,避免損壞和受到污染 ——給水管網和管道應按規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避免出現被污染的情況 ——管道埋深及敷設應符合規定,避免受凍、受壓和受不均勻沉降的影響 ——穿越道路、廣場、河流、水面以及其他構筑物等障礙物時應設置必要的防護措施 ——布置管線、日變化系數:最高日用水量與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11、管道流量:單位時間內水流通過管道的量 12、經濟流速:在一定的年限內管網造價和管理費用之和最低時的流速。 生活給水管道的流速為0.6-2.0m/s,生活給水主干管流速為1.2-2.0m/s,消防用水流速為1.5-2.5m/s 13、水頭損失:水在管中流動,水和管壁發生摩擦,克服這些摩擦力而消耗的勢能就叫水頭損失 14、噴灌:是利用機械加壓把水壓送到噴頭,經噴頭作用將水分散成細小水滴后均勻地降落到地面 進行灌溉 15、噴灌系統分為3 類:移動式、固定式、半固定式 16、輪灌區:是指噴灌系統中能夠同時噴灑的最小單元 17、噴灌強度:單位時間噴灑于地面的水層深度 18、灌水定額:是指一次灌水的水層深度或一次灌水單位面積的用水量 19、噴灌時間:是指為了達到既定的灌水定額,噴頭在每個位置上所需的噴灑時間 20、土壤田間持水量:是指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排水后不受重力影響而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21、簡述固定式噴灌系統 (其類型并具體說明)(2013) ①固定式:這種系統有固定的泵站,供水的干管、支管均埋于地下,噴頭固定于豎管上,也可 臨時安裝。還有一種較先進的固定噴頭,噴頭不工作時,縮入套管或檢查井中。使用時打開閥門, 第 5 頁 共 22 頁 水壓把噴頭頂升到一定高度進行噴灑。噴灑完畢,關上閥門,噴頭自動縮入套管,或檢查井中。這 種噴頭便于管理,不妨礙其他地面活動,不影響景觀,高爾夫球場多用。 固定式噴灌系統的設備費較高,但操作方便、節約勞力,便于實現自動化和遙控操作。適用于 需要經常灌溉和灌溉期較長的草坪、大型花壇、花圃、庭園綠地等。 ②移動式:要求有天然水源,其動力、水泵、管道和噴頭等是可以移動的,由于管道等設備不 必埋于地下,所以投資較省,機動性強,但管理勞動強度大。適用于水網地區的園林綠地、苗圃和 花圃的灌溉。 ③半固定式:其泵站和干管固定,支管及噴頭可移動,優缺點介于上訴二者之間。適用于大型 花圃或苗圃。 22、簡述微灌系統設計 類型分為:滴灌、微噴灌、小管出流、滲灌 滴灌:是利用直接安裝在毛管上或與毛管連接的微噴頭將壓力水以噴灑狀濕潤土壤。 特點: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可以為不同植物選擇不同流速的滴灌器或安排滴灌器的不同數量,以適 應植物個體的差異,節約水 微噴灌:是通過低壓管道系統,以小的流量將水噴灑到土壤表面進行局部灌溉 特點:①灌水流量小,一次灌水延續時間較長,灌溉周期短,需要的工作壓力較低,能夠較精確地 控制灌水量,把水和養分直接輸送到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微噴灌系統在園林中適用于寬度和面 積較小的綠地,花池 花壇以及灌叢、樹叢等的灌溉 滲灌:是將滲水毛管埋入地下一定深度,壓力水通過滲水毛管管壁的毛細孔以滲流形式濕潤周圍的 土壤 特點:水的利用率是所有灌溉技術中最高的 風景園林排水工程 23、污水分類:按來源分為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降水 24、排水體制:將污水采用一個管渠系統來排除,或是采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各自獨立的管渠系統來 排除。污水的這種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統叫排水系統的體制。 25、合流制排水系統:是將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個管渠內排除的系統 (常采用截 流式) 26、分流制排水系統:是將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水分別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各自獨立管渠內排除 的系統 27、簡述園林排水的特點及方式 (2014) 排水方式:地面排水、管渠排水 排水特點: ①排水類型以降水為主,包含少量生活污水; ②園林中為滿足造景需要,HTH華體會形成山水相依的地形特點,有利于地面水的排除; ③雨水可排入園林水體中,充實水體,排蓄結合; ④園林可采用多種方式排水,不同地段可根據其具體情況采用適當的排水方式; ⑤排水設施應盡量結合造景; ⑥排水的同時還要考慮雨水的利用,并考慮土壤能吸收滲透足夠的水分,以利植物生長,干旱地區尤應注意 保水; ⑦地形起伏多變,可以通過地面組織排水,減少管網敷設; 28、地面排水的方式:攔、阻、蓄、分、導 29、減少地表徑流,保護地表土層的措施: ①調整豎向設計:注意控制地面坡度,使之不至過陡;同一坡度的坡面不宜延續過長,應該有起伏 第 6 頁 共 22 頁 ②利用地被植物:利用植被護坡,可以減少或防止雨水徑流對表土的沖刷 ③采取工程措施:常見有谷方、擋水石、護土筋、排水明溝、出水口 ④埋管排水:在適當的位置通過雨水口將雨水引至管網中,通過管網將雨水輸送至濱水地段或排放 點排出 30、谷方:地表徑流在谷線或山洼處匯集形成大流速徑流,為了防止其對地表的沖刷,在匯水線上 布置一些山石,借以減緩水流的沖力,達到降低其流速,保護地表的作用。這些山石就叫谷方(2012、 2013) 31、擋水石:在臺階兩側或陡坡處設置山石等阻擋水流,減緩水流的流速,這種置石就叫擋水石 32、護土筋:一般沿道路兩側坡度較大或邊溝溝底縱坡較陡的地段敷設,用磚或塊材成行排列 埋置土中,使之露出地面3-5cm,每隔一定距離設置3-4 道,與道路中線成一定角度,如魚骨狀草 皮襯砌的方式。 33、排水明溝:在道路兩側或一側設置的各種明溝和淺邊溝,可以匯集道路和綠地中的雨水。 9 種布置形式:梯形明溝、三角形明溝、方形明溝、混凝土邊溝、加蓋明溝、磚明溝、塊石明溝、 卵石明溝、片石明溝 34、水簸箕:利用地面或明渠排水在排入水體時,為了保護岸坡結合造景,將出水口處理成敞口排 水槽 35、盲溝:又叫暗溝,是一種地下排水渠道,用以排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 36、排水口處理方式:欄柵式、礓礤式、消力階、消力塊 37、管渠排水系統的組成:雨水口、連接管、檢查井、干管、出水口 38、排水明渠三種類型:道路邊溝、截水溝、排水溝 39、截水溝:一般設置在坡面底部,用于攔截上方的地表徑流并有組織地排放 40、降雨強度:單位時間內的降水量 (2014) 41、徑流系數:是指流入管渠中的雨水量和落到地面上的雨水量的比值 42、設計重現期:是指某一強度的降雨重復出現一次的平均間隔時間 43、集水時間:是指匯水區內最遠點的雨水流到設計斷面的時間 44、地面集水時間:是指匯水區內最遠點的雨水流到第一個雨水口的時間 45、匯水區 (面積):根據地形和地物的劃分,通常沿山脊線,溝谷或道路進行劃分的各區的面積 46、道路邊溝:主要設置在道路兩側,用來排除道路邊坡和路面匯集的地面水的溝渠 47、雨水管渠系統的設計布置及要點 雨水管渠系統是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檢查井、出水口等組成,雨水口:是管渠系統的最末端, 將地面流動的雨水引入管網的入口。 雨水管網布置應按管線短、埋深小、自流排出的原則確定。雨水管網宜沿道路和建筑物的周邊 平行布置。宜路線短、轉彎少、并盡量垂直于路的中心線設置。管道盡量布置在道路外側的人行道 或草地的下面,不允許布置在喬木的下方。 48、影響盲溝埋置深度的因素 ①植物對水位的要求;②受根系破壞的影響,不同的植物其根系的大小深淺各異;③土壤質地的影 響,土質疏松可淺,粘重可深;④地面上有無荷載;⑤在北方冬季嚴寒地區,還有冰凍破壞的影響 49、簡述盲溝排水的優點和布置形式,繪制一種盲溝的構造圖 優點:①取材方便,可廢物利用,造價低廉 ②不需要檢查井或雨水井之類的排水構筑物,地面不留痕跡,從而保持了綠地或活動場 地的完整性,這對公園草坪的排水尤其適用。 盲溝的布置形式:自然式、截流式、篦式、耙式 第 7 頁 共 22 頁 50、再生水的特點: ①再生水具有相對安全的水質 ②再生水一般具有可靠的水量保障 ③利用再生水具有較高的經濟性 ④再生水具有多種回用的方式 51、再生水在公園綠地中的回用 綠地灌溉、道路廣場噴灑、消防儲水、景觀用水、清潔用水 52、再生水系統的組成:原水系統、處理系統、中水供水系統 53、樹枝管網水力計算的目的和步驟 目的:①在于確定給水管網中水的流量,確定各管段的管徑以及管網所需要的工作壓力以便安 全可靠地供水。②如果是從城市給水管網中引水,需要校核給水干管所能提供的壓力和流量與 園林綠地所需是否相符,必要時需要設置蓄水池和加壓設備。③如果自設水源供水,則需要根 據計算所需的流量和壓力確定給水設備的大小 步驟:①有關圖紙、資料的搜集與研討;②布置管網,定出給水管網的位置、走向,并對節點 進行編號,量出節點間的長度;③求公園中各用水點的用水量及水壓要求;④干管的水力計算; ⑤水頭計算 54、生活用水的凈化消毒可用怎樣的方法? 如果取用的地表水較渾濁,一般每噸水加入粗制硫酸鋁20—50 克,攪拌如果效果不夠理想,需另 行消毒。凈化可采用砂濾法。水的消毒方法較多,常見是加氯水,定期在水中投入漂白粉 園路工程 1、園路:特指城市園林綠地和風景名勝區中的各種室外道路和所有硬質鋪裝場地 2、路線:道路的中線是一條三維空間曲線)按構造形式分類 ①路塹型:橫斷面采用立道牙,路面常需設置雨水口和排水管線等附屬設施將雨水引到地下管線中 ②路堤型:采用平道牙,路面兩側設置明溝來組織路面雨水的排放 ③特殊型:路線是非連續性的或寬度連續變化,如步石、汀步、蹬道、攀梯 (2)按路面層材料分類 ①整體路面: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瀝青混凝土路面 ②塊料路面:包括各種天然塊石或各種預制塊料鋪裝的路面 ③碎料路面:用各種碎石、瓦片、卵石等組成的路面 ④簡易路面:用煤屑、三合土等組成的路面,多用于臨時性園路 (3)按功能分為主干道、次干道、游步道 4、園路的作用 答:園路像人的脈絡一樣,是貫穿全國的交通網絡,是連接個景區和景點的紐帶和風景線,是組成園林景觀 的造景要素。 ①組織空間、引導游覽 :在公園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園分隔成各種 不同功能的空間,同時又通過道路把各個空間聯系成一個整體 ②組織交通 :園路不僅對游客的集散、疏導起重要作用,而且滿足綠化、建筑維修、養護 管理、安全等園務工作的交通運輸需要 第 8 頁 共 22 頁 ③各種活動和休息場地的鋪筑 ④構成園景 :園路優美的曲線創造了園路的形式美,同時豐富多彩的路面鋪裝也創造了復 雜變化的地面景觀,并與山水建筑植物等景物緊密結合 ⑤綜合功能 :可以利用園路組織降水的排放,防止水土流失,利用園路的不同鋪裝形式進 行空間的界定、功能區劃分、障礙性鋪裝等 5、園路的特點 ①園路為造景服務,合一 ②園路路面形式變化多樣,具有較高的藝術表現力 ③園路路面結構薄面強基,可以低材高用,綜合造價低 ④園路往往與園林排水等設施相結合兼具多種功能 6、園路是通過哪幾個方面參與造景的? 答:園路作為空間界面的一個方面而存在著,自始至終伴隨瀏覽者,影響著風景 效果,它與山、水、植物、建筑等等,共同構成優美豐富的園林景觀。①渲 染氣氛,創造意境、②構成園景、③影響空間比例、④統一空間環境 、⑤構成空間個性。 7、園路設計的基本內容及要點 園路設計主要包括園路的幾何線型設計、結構設計、面層裝飾設計 (一)、園路的幾何線型設計:平面、縱斷面、橫斷面 (1)平面線形設計:直線、圓曲線、緩和曲線(三要素) ①平面線形連續、順暢,并與地形、地物相適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②滿足行駛力學上的基本要 求和視覺、心理上的要求;③保證平面線形的均衡與連貫;④避免連續急彎的線形;⑤平曲線應有 足夠的長度、適宜的平曲線半徑;⑥長直線上縱坡不宜過大;⑦在風景區的公路和車行園路設計中, 無論轉角的大小,都應設置平曲線;⑧園路轉彎處應外側加高,內側加寬;⑨注意直線與曲線的組 合、曲線)縱斷面設計: ①園路一般根據造景的需要,隨地形的變化而起伏變化 ②在滿足造園藝術要求的情況下,盡量利用原地形,保證路基的穩定,并減少土方量 ③園路應配合組織園內地面水的排除,并與各種地下管線密切配合,力求經濟 ④園路的縱坡:最大8%,最小0.3%,緩和坡段應不大于3%,自行車行駛坡度在2.5%以下,游步 道不超過12%,超過15%應設臺階,山地公園最大可達20% (3)橫斷面設計: 橫斷面設計主要任務是滿足交通、環境以及排水要求的前提下,經濟合理地確定園路的寬度和橫坡 度值 ①橫坡值1%-4%,坡長不宜過長,在適當距離內應設水平路段,且不能有臺階 ②路面寬度不宜小于1.2m,回車路段路面寬度不宜小于2.5m ③坡度在1/20—1/15 時,坡長不宜超過9m,轉彎處應設不小于1.8m 的休息平臺 ④路面一側為陡坡時,應設10cm 高以上的擋石,并設扶手欄桿 (二)、簡述園路的結構組成并介紹各結構層的作用及設計要求 (2011) 園路的結構組成包括 路面、路基和附屬工程 ①路面是園路的最表面,供行人和車輛直接在上面行駛通過。路面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 性,并具有一定的平整度、抗滑性、少塵、不反光、易清掃和耐久性,對于水穩性差的基層和土壤, 要求路面具有足夠的不透水性 ②路基是路面的基礎,主要的承重層,是保證路面強度和穩定性的重要條件之一。路基結構物的整 第 9 頁 共 22 頁 體必須具有足夠的穩定性,直接位于路面下的那部分路基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抗變形能力和水穩 定性,減輕路面的負擔,從而減薄路面的厚度,改善路面使用狀況 ③附屬工程包括道牙、明溝、雨水井、臺階、礓礤、磴道、種植池等 (三)、面層裝飾設計 (路面鋪裝設計)的內容、要求、形式 內容:園路路面常用各種抹面、貼面、鑲嵌及砌塊鋪裝方法進行裝飾美化。園路鋪裝設計的內容主 要包括園路的紋樣、圖案設計,對創造該紋樣和圖案所使用的材料和結構設計。包括色彩搭配、尺 度劃分、組合變化,以及材料的強度、形式、耐久性、質感、環保性等 常用的地面裝飾手法包括:①圖案裝飾:用不同顏色、質感的材料和鋪裝方式,在地面做出簡潔的 圖案和紋樣;②色塊裝飾:選用3—5 種顏色和表面質感,鋪裝成大小不等的方、圓、三角形和其 他形狀的顏色塊面;③線條裝飾:在淺色調、細質感的大面積底色基面上,以一些主導性的、特征 性的線條造型為主進行裝飾 要求: ①園路鋪裝設計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根據園路所在環境選擇路面材料、質感、形式、尺度; ②應符合道路的功能特點,不能弱化或妨礙道路的使用功能,路面有柔和的光線及色彩,粗糙度, 易清潔,強度和耐久性; ③應符合生態環保的要求,包括使用的材料是否有害,施工工藝的環保,結構形式對周圍自然環境 的影響等 形式: 根據鋪裝材料、結構的特點,分為整體路面鋪裝、塊料鋪裝、粒料和碎料鋪裝 園路鋪裝形式:臺階、礓礤、磴道、種植池、步石、汀步 8、簡述路面層結構 (2014) 按所處層位和作用的不同,路面結構層主要由面層、基層、墊層組成 ①面層:是直接同車輛及行人以及大氣相接觸的表面層次,應有足夠的抗行車垂直力、水平力 及沖擊力作用的能力和良好的水、溫穩定性,應具有耐磨、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少塵、不 反光、易清掃等特點。面層由2 或3 層組成,修筑路面層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瀝青 與礦料組成的混合料,砂礫或碎石摻土的混合料,塊石及混凝土預制塊,陶瓷、片石等 ②基層:位于面層之下,是路面結構中的主要承重層。設置基層可以減小面層的厚度,所以基 層應具有足夠的抗壓強度和擴散應力的能力,有平整的表面和足夠的水穩性。修筑基層常用的 材料有:碎石、沙礫、工業廢渣、水泥混凝土 ③墊層:設置在基層與土基之間,主要用來調節和改善水與溫度的狀況,以保證路面結構的穩 定性。修筑墊層常用材料為:砂石修筑的松散顆粒狀的透水性墊層,石灰石和爐渣修筑的整體 性的穩定性墊層 9、園路路面設計 按材料和施工方法分類:碎石類、結合材料穩定類、瀝青類、水泥混凝土類、塊料類 按力學特性分類:柔性路面、剛性路面、半剛性路面 ①柔性路面鋪裝材料種類較多,適應性較大,易于就地取材,造價相對較低??捎糜趫@林中人 流量不大的游覽道、散步小路、草坪路等 ②剛性路面主要指用水泥混凝土作面層或基層的路面結構。剛性路面堅固耐久,穩定性好,保 養翻修少,但初期投資較大,有接縫,修復困難,施工時有較長的養護期,噪聲也比柔性路面 大。剛性路面一般在公園、風景區的主園路和較大面積的鋪裝廣場上使用。 ③半剛性路面前期具有柔性結構層的力學特性,后期剛度不斷增大,轉向剛性結構層 10、路基的病害原因及補救措施 (園路路基設計) 第 10 頁 共 22 頁 原因:①不良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②不利的水文與氣候因素;③設計不合理;④施工 不當 工程措施:①加強路基和路面排水;②壓實土基;③保證填土高度;④換土;⑤設置隔離層; ⑥設置排水層或排水構造物;⑦石灰穩定土基;⑧設置隔離網 11、簡述園路常見的 “病害”及其原因,園路設計的原則 答:一般常見的 “病害”有裂縫、凹陷、啃邊、翻漿。 (1)裂縫與凹陷:這種破壞的主要原因是基土過于濕軟或基層厚度不夠、強度不足、基層不均 勻沉降,在路面荷載超過土基的承載力時造成的 (2)啃邊:雨水的侵蝕和車輛行駛時對路面邊緣的啃蝕作用,使之損壞,并從邊緣起向中心發 展,這種破壞現象叫啃邊 (2011) (3)翻漿:在季節性冰凍地區,地下水位高,特別是對于粉砂性土基,由于毛細管的作用,水 分上升到路面下,冬季氣溫下降,水分在路面下形成冰粒,體積增大,路面就會出現隆起現象, 到春季上層凍土融化,而下層尚未融化,這樣使土基變成濕軟的橡皮狀,路面承載力下降,這 時如果車輛通過,路面下陷,鄰近部分隆起,并將泥土從裂縫中擠出來,使路面破壞,這種現 象叫翻漿 原則:①就地取材:園路修建的經費在整個公園建設投資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為了節省資金, 在園路修建設計時盡量使用當地材料、建筑廢料、工業廢渣以及再生環保材料等。 ②薄面、強基、穩基土:為了節省材料,降低造價,在保證路面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薄路面、 加強路基層的強度、穩固基土。 12、路面:是由各種不同的材料,按一定厚度與寬度分層鋪筑在路基上頂面上的結構物,以供 汽車和游人直接在其表面上行駛通行 13、路基:是在地面上按路線的平面位置和縱坡要求開挖或填筑成一定斷面形狀的土質或石質 結構體 14、緩和曲線:是設置在直線和曲線之間的或半徑相差較大的兩個同向的圓曲線之間的一種曲 率逐漸變化的曲線、行車視距:為保證行車安全,司機看到一定距離處的障礙物或迎面來車后,剎車所需的最 短安全距離 (2013、2014) 16、停車視距:是指在汽車行駛時,當視高為1.2m,物高0.1m 時,駕駛員發現前方障礙物, 經判斷決定采取制動措施到汽車在障礙物前安全停住所需的最短距離 17、會車視距:一般來說車行園路應保證會車視距的要求,而會車視距約是停車視距的兩倍 18、豎曲線:相鄰兩坡線的交點為變坡點,在縱斷面設計線的變坡點處,為保證行車安全、緩 和縱坡折線、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條件下,單位時間通過某一斷面的最大車輛數或行人 數量 20、路拱:為了利于路面橫向排水,通常將路面做成中間高并向兩側傾斜的拱形 21、道牙:也叫路緣石,是設在路面邊緣與橫斷面其他組成部分分界處的標石 22、路肩:在路堤式園路車行道外緣至路面邊緣,具有一定寬度的帶狀部分 23、路面:是由各種不同的材料,按一定厚度與寬度分層鋪筑在路基頂面上的結構物,以供汽 車和游人直接在其表面上通行 24、路基:是在地面上按路線的平面位置和縱坡要求開挖或填筑成一定斷面形狀的土質或石質 結構體 25、緣石坡道:是為乘輪椅者避免人行道路緣石帶來的通行障礙而設置的一種坡道 26、盲道:是在人行道上鋪設一種固定形態的地面磚,使視殘者產生不同的腳感,借助盲仗觸 及,誘導他們向前行走和辨別方向以達到目的地的通道 第 11 頁 共 22 頁 27、伸縫:也叫脹縫,是適應混凝土路面板伸脹變形的預留縫 28、縮縫:也叫假縫,指的是在路面上設置的收縮縫,其作用是使路面受環境影響收縮時不致產生不規則 的裂縫 29、花街鋪地:中國傳統園林中以規整的磚、瓦為骨構成圖案,以不規則的石板、卵石以及碎 磚等填心的做法,組成各種精美圖案的彩色鋪地 30、嵌草路面:把天然石塊和各種形狀的預制水泥混凝土,鋪成冰裂紋或花紋,鋪筑時在 塊料間留3—5cm 的縫隙,填入培養土,然后種草 31、步石:在自然式草地或建筑附近的小塊綠地上,可以用一至數塊天然石塊或預制圓形、樹 樁形、木紋板形等鋪塊,自由組合于草地之中 32、汀石:是在水中設置的步石,使游人可以平水而過。 33、礓嚓:在坡度較大的地段上,一般縱坡超過15%時,本應設臺階,但為了能通行車輛,將 斜面做成鋸齒形坡道,稱為礓嚓 34、磴道:是局部利用天然山石、露巖等鑿出的 或用水泥混凝土仿樹樁、假石等塑成的上山的 道路 (其縱坡大于31°) 35、簡述園路施工的步驟和基本要點 (2014) (1)施工前的準備 ①了解設計文件,編制施工方案;②場地清理 (2)施工放線與測量:①按照路面設計的中線cm 放一中心樁,對于彎道 的曲線,應在曲頭、曲中、和曲尾各放一中心樁,以中心樁為準,根據路面寬度定邊樁,最后 放出路面的平曲線;② “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方法;③線路中線的測量:起點、 轉折點、中點 (3)修筑路槽:一般路槽有挖槽式、培槽式、半挖半培式。按設計的路面寬度,每側放出20cm 挖槽,路槽的深度應等于路面的厚度,槽底應有2%—3%的橫坡,夯實2 至3 遍 (4)鋪筑基層:園路常用基層材料為碎 (礫)石、級配砂石、石灰土基層 (5)結合層鋪筑:一般用水泥、白灰、混合砂漿攤鋪,攤鋪寬度應大于路面寬度 (6)面層鋪筑: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片塊狀材料的地面鋪筑、地面鑲嵌與拼花、嵌草路面的 鋪筑。鋪磚時應輕輕放平,用橡膠錘敲打穩定,鋪卵石路一般分預制和現澆 兩種 (7)道牙、邊條、槽塊施工: ①道牙基礎應與路床同時填挖碾壓,以保證有整體的均勻密實度 ②邊條用于較輕的荷載處,且尺寸較小 ③槽塊緊靠道牙設置,槽塊應低于路面 36、園路的日常管理 ①清掃;②灑水;③鋪沙;④除草;⑤除水排水;⑥局部整修 37、園路設計的準備工作 ①了解基地現場的地形地貌狀況,并且核對圖紙。 ②了解基地的土壤、地質、地下水位情況、地表積水情況、原因及范圍。 ③了解基地內原有建筑物、道路、河池及植物種植情況 ④了解地下管線 (包括煤氣、供電纜、電話、給排水等)的分布情況。 ⑤了解園外道路的寬度及公園出入口處園外道路的標高 38、廣場鋪裝考慮哪些因素? (1)整體統一。無論是鋪裝材料的選擇還是鋪裝圖案的設計,都應與景觀要素同時 第 12 頁 共 22 頁 考慮,以便確保鋪裝地面無論從視覺上還是從功能上都被統一在整體之中。隨意變化鋪 裝材料和圖案只會增加空間的零亂感。 (2)安全性。做到無論在干燥或潮濕聚集地條件嚇就都同樣防滑,避免游人發生危險。3)外 觀。外觀包括色彩、尺度和質感色彩要做到既不暗淡到令人煩悶又不鮮明街道俗 不可耐。色彩或質感的變化,只有在反映功能的區別時才可使用。尺度的考慮會影響色 彩和質感的選擇以及拼縫的設計。路面砌塊的大小、色彩和質感等,都要與地面的尺度 相匹配 38、繪制瀝青混凝土路面斷面示意圖, 并標注出各層建筑材料及厚度。 39、繪制青石板嵌草路面的平面設計圖,并繪其結構斷面施工圖。 假山工程 1、假山:是以造景游覽為主要目的,充分地結合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為材料,以 自然山水為藍本并加以藝術的提煉和夸張,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稱 2、置石:是以山石為材料作獨立性或附屬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現山石的個體美或局部的組合而 不具備完整的山形 (2011) 3、踏跺:用自然山石鋪設在地面上作為人工建筑到自然環境的過渡帶,常具有臺階功能 4、蹲配:和踏跺配合使用的一種置石方式,兼具門前裝飾作用和石級兩端的基座 5、抱角:在外墻角上,山石成環抱之勢緊包基角墻面 6、鑲隅:墻內角上以山石填鑲其中 7、粉壁理石:以墻作為背景,在面對建筑的墻面、建筑山墻前基礎種植的部位作石景或山景布置 8、尺幅窗和無心畫:園林景色為了使室內外互相滲透,常在內墻上開成鑿漏窗,在窗外布置山石 小品,使景入畫 9、石磯: 一般指水邊突出的平緩的巖石 10、拉底:在基礎上鋪置最底層的自然山石 11、假山疊石工程:(2013) 12、山石器設:用山石作為室內外的家具或器設的手法 13、簡述假山的功能作用 ①作為自然山水園的主景和地形骨架 ②作為園林劃分空間和組織空間的手段 ③運用山石小品作為點綴園林空間和陪襯建筑、植物的手段 ④用山石作駁岸、擋土墻、護坡和花臺 ⑤作為室內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設 注:假山因材料的不同可分為:土山、石山、土石山 14、假山常用的材料類型、特點及用途 (2013) (1)太湖石 太湖石是一種石灰巖,石質堅而脆,因主產于太湖而得名。由于風浪或地下水的熔融作 用,其紋理縱橫、脈絡顯隱。石面上遍布坳坎,扣之有微聲。很自然的形成溝、縫、穴、洞。 第 13 頁 共 22 頁 有時窩洞相連,疏密相通、玲瓏剔透。觀賞價值較高,常作特置石峰。 (2)房山石 房山石顏色為土紅色或橘紅色,日久變為灰黑色。石塊有一定的韌性,容重較大,表面 多有密集的蜂窩狀的小孔穴而少有大洞,外觀比較沉實、渾厚、雄偉。作山石小品,HTH華體會多特置 或散置 (3)黃石 一種帶橙黃顏色的細砂巖,石塊形體頑劣,見棱見角,節理面近乎垂直,雄渾沉實,有強烈 的光影效果。常作為秋景的山石布置 (4)青石 一種青灰色的細砂巖,節理面不像黃石那樣規整,有交叉互織的斜紋。形體多呈片狀。園林 中多用于表現流水式疊云 (5)英石 一種石灰巖,石質堅而脆,扣之有較強共鳴聲,這種山石多為中小形體,石體形態瘦骨 錚錚,嶙峋剔透,多皺折的棱角,清奇俏麗。在園林中多用作山石小景 (6)靈璧石 青灰色,質地脆,石面有坳坎的變化,石形亦千變萬化。這種山石可掇山石小品,更多情況 下作盆景石玩 (7)宣石 其色如積雪覆于灰色石上,用作冬景山石 (